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楊兆蓮 文/圖/視頻)“開船嘍!——”一聲古樸有力的號子在寧夏兒童生態科普園內響起,數十名中學生正在重現一場“貢品運輸”的歷史場景。11月13日,銀川市興慶區玉皇閣北街東方社區黨委、東方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一場以“千年水脈”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研學活動,銀川市第十七中學的50名學生通過沉浸式體驗,完成了一場與千年歷史的深度對話。

這場思政課充分利用了寧夏兒童生態科普園的獨特空間優勢,將靜態的歷史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實踐體驗。在研學老師生動的講述中,秦漢先民開鑿渠道的艱辛、“無壩引水”的古人智慧、古渠作為“水上高速公路”的貿易盛景,原本抽象的歷史知識,不再是書本上枯燥的文字,而是可感可知的家鄉故事。

將活動推向高潮的是情景劇《進貢紅花》。學生們分組扮演“農民”“商販”“守衛”和“官員”,整個科普園瞬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歷史劇場,青春的活力與古老的故事交相輝映,使思政教育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“活”了起來。

“我們開展此次活動的初衷就是希望為轄區青少年打造‘行走的思政課’,構建‘學校、家庭、社區、社會’四位一體的育人網絡。”興慶區東方社區黨委書記李瑞雪表示,選擇在寧夏兒童生態科普園開展活動,正是看中了其獨特的生態環境和教育功能,成功將思政課堂從教室延伸至戶外,讓古老的渠水“流淌”進青少年的心田。

寧夏兒童生態科普園坐落于賀蘭縣習崗鎮新平村,是自治區婦聯積極爭取的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項目。園區由自然生態科普園、文化民俗體驗中心、兒童沙地運動場、歡樂草坪廣場及戶外拓展樂園五大主題空間組成。自2023年5月正式開放以來,已組織開展各類科普研學活動200多場次,累計服務全區少年兒童2萬多人次。